陈明发·叙艺录

1 本作是结缘品,因为它很随缘。在高等学府讲学的朋友,恐怕要失望了;虽然它不算不学无术,但也不符学术。习惯网文的碎片阅读者,相信也要闪过脸去。因为它有点不中听,所以不知所云。何况它又没有AI配音并加音效的短视频。怎么说,有缘人明白我在说什么。

2 读过苏珊·桑塔格和罗兰巴特谈摄影的文字。尽管他们对“真相”这回事,充满了偏执的激情,我觉得他们还是应该感到庆幸的。在他们写作的年代,畢竟不是很多人有相机,能拍出接触到社会大众的作品者,更少之又少。

3 他们没赶上智能手机时代,更没赶上社媒年代,洋洋洒洒把摄影当一门美学来探讨,给我们留下不少自我审思的空间。建构又解构的意识场所。话说得再多,也不惹事。没互联网就少了许多许多牵扯群众的争议。

4 摄影早替代了很多写诗人做思考。如果少了一张照片,特别是是美图,他们就不懂得什麽叫美感。虽然他们所理解的“美感”,与美学毫无关系。

5 许多人去旅游,跟景点毫无关系。他们去到目的地,就是根据前人拍过的东西,亲自再拍一次,是谓“打卡”。然后,根据指南找个有Wifi的咖啡座(往往又是另一个打卡处),仪式性地把照片全发在社媒,再一面喝咖啡,一面收集网友的“LIKE”。

6 我很欣慰自己的大哉游,在手机还不能上网的年代,只能靠一本厚厚的《Lonely Planet》(孤独星球)旅游指南,背包包踏过地球上一些值得去发现的地方。

7 那年头没有维基百科或谷歌图库。走入好些严禁摄影的著名美术馆、博物馆,不想走马看花既没看清楚是什么花,更闻不着花香听不见叶韵鸟鸣,就只好在画作或展物前,静静呆上一整天。真有一种一转身便是生离死别、此生难再有的境遇感。

8 最爱嘲讽“作假”现象的罗兰巴特若活到今天,看见许多手机能“把人拍得更漂亮好看”,不知有何看法?

9 人人面孔、身高都赏心悦目、感觉良好,拍完照,忙著看自己面孔,又何必千里迢迢去“旅游”?

10 结果?处处都是自我陶醉的人,在不断自拍中满足自恋的人。他们和他们的周遭与境遇“疏离”得太离谱了。卡缪诸存在主义者那年代所说的“疏离”,看来更严重了。就别说海德格尔所追求的“敞开”。"诗意的栖居“变得更不可能;唯有更深入骨髓的“醉意”。

11 偶尔去社交场合,大家见面就是你一群我一堆,竖起拇指拍合照。然后说:我待会儿Whatsapp给你。谁也没有心情好好聊聊,因为他们要上网告诉大家他们现在哪里,出席什麽活动,都遇上了什么人。特别是有头有脸的人。

12 重歸那些老款的摄影师和他们的相机故事吧。真正的摄影体验,看似纯净的视觉活动,其实它能把我们带进全意识,五官六识伸进意识与听觉。一嚼再嚼都有滋味。

13 我想起一位摄影师友人入山拍山雉的经验谈。鸟要在一定距离内拍摄,某个角度拍摄才拍得出它的神韵。这很困难,因为鸟类对陌生动静很敏感,一定要花时间"建立关系",取得鸟类的习惯与信赖。这个等待与调节的过程,很多时候不是一时办下能搞定的。需要日子的累积。这中间便有一种人与物之间的关系/情怀在内。

14 游走中的人面对面对多少景物人事,拿起手机一口气就拍个数十张照片。不上传社媒,也告诉自己,以后再慢慢欣赏。美学体验;创造记忆?似乎很遥远。当下都没啥体验,又何来记忆?有的只是一些说不清身世的无名"物"。虽然一样叫"照片",有的只是"同名异义"而已。

15 那举起相机静候的动作,使我想起一部菲律宾独立电影。故事提到狩猎动物时若想百发百中,在枪口瞄准动物的当儿,要耐心等待自己的呼吸和动物的呼吸取得一致才开抢。这里面有一种物我和谐的生态诗性在里面。当然,没看过这部戏的朋友会说它暴力。(9.11.2019 作者附图:摄于英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巴斯罗马澡场)

Read more…
E-mail me when people leave their comments –

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cerita2malaysia to add comments!

Join cerita2malaysia